9月25日上午,法学院在主楼3-4教室召开面向2025级新生的第二场入学教育。党总支书记唐莉以“成果导向育新人,规划领航法律路”为主题,围绕OBE(成果导向教育)理念下的学习、就业、锻炼、交往与生活展开讲解,重点强调职业生涯规划对法学新生成长的核心引领作用。副处级辅导员关陟平、团委书记杨郁婷出席会议,2025级全体新生参会。
唐莉书记深入解读了OBE理念的核心内涵——“以终为始,反向设计”。她指出,法学院人才培养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具有铁人精神特质的卓越基层法治人才和知识产权管理与保护人才,同学们需从入学之初就明确“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再倒推四年成长路径:若瞄准公检法系统,需聚焦司法考试重点与公文写作能力;若倾向律师行业和知识产权专业代理师,则要深耕专业领域并积累实务经验。这一理念打破了“先学习后规划”的传统思维,将职业目标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

针对新生普遍关注的学习与就业衔接问题,唐莉书记提出“四年阶梯式发展计划”。大一通过职业测评与行业讲座完成自我认知与方向初探;大二依托实习基地参与法律援助、模拟法庭等实践,积累实战经验;大三明确目标方向,深化专业技能并备战资格考试;大四冲刺考研,备战校招、公考、司法考试等关键环节。她特别强调,用人单位更看重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些素养需在日常学习中主动建构,而非依赖临时突击。
围绕大学生全面发展,唐莉书记还结合法学和知识产权专业的职业特性给出具体建议。在锻炼与生活上,她呼吁新生养成规律作息与运动习惯,指出良好的身心状态是应对未来高强度工作的基础;在交往与沟通上,鼓励通过参加创新创业大赛、大创项目、社团活动、志愿服务、社会实践等培养表达与共情能力,而这些正是职业必备的核心素养。

“职业生涯规划不是一成不变的计划表,而是校准方向的指南针。”唐莉书记在总结中强调,学院已构建“学业导师+辅导员+校友+校外专家”的职业指导团队,通过有组织的学习、专题讲座、新老生交流会、实践体验等多元形式,为新生提供全程化指导。她勉励新生以OBE理念为指引,将个人成长融入法治建设大局,让每一步努力都指向清晰的职业目标。
此次入学教育将OBE理念与学院人才培养规律深度融合,帮助2025级新生完成从“被动求学”到“主动规划”的思维转变。新生们纷纷表示,通过此次入学教育明晰了成长路径,将以职业目标为牵引规划大学生活,为未来职业发展筑牢基础。
撰稿:胡旭阳
摄影:李世民 李云鹏
审核:陶雨朝 张彪 唐莉